央廣網忻州8月18日消息(記者 趙藝 通訊員 馬麗娜) 8月17日一早,在位于山西忻州的神池霸業梁風電場,一架裝載著紅外和可見光探測攝像頭的無人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檢修人員王濤按下“一鍵巡檢”,這架無人機便盤旋于群山上,穿梭于風機間,自動對風機開展“診斷”。
霸業梁風電場是山西最早的風電項目之一,2010年,一期24臺風機便實現全部并網。作為山西風電項目的“老資格”,隨著“年齡”增長,許多設備的“身體機能”也逐漸老化。日常巡檢任務繁重。
由于風機的“高大”,傳統的巡檢,靠的是人工攀爬和高倍望遠鏡觀測,效率和精細度都不高。而無人機則具有視角寬廣、取相精準、便于拍攝記錄等優點,能夠近距離記錄設備的真實狀態,詳細查看風機機艙、輪轂、葉片等處有無裂痕,以便讓檢修人員更加清楚設備的“身體狀況”。
“彌補了高倍望遠鏡觀測無法達到的精細化要求,及時發現、消除風機、塔架、集電線路存在的線路老化、設備損壞等缺陷、隱患,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多角度、全方位,智能化、精細化巡檢。”中國能建山西電建檢修公司神池霸業梁風電場場長譚亮告訴記者。
不光“神通廣大”,無人機更能做到“閃轉騰挪”。“在安全飛行的前提下,規劃飛行高度,預先設定飛行路線,無需人工干預控制,無人機可以自主飛行,自動采集。”檢修人員王濤說,只需要3分鐘,無人機就可以完成對每座基塔所有部位的拍攝,一架無人機每天可巡檢6-10臺風機,相對于傳統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如今,在霸業梁風電場,無人機巡檢已實現常態化。設備持續優化,維護效率不斷提高,給予了風機源源不斷的“動力”,2021年,霸業梁風電場實現了自投產以來年發電量3.56億kWh的歷史最好成績,“老資格”又轉出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