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7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孟姣燕 通訊員 彭小桐 劉輝軍)“壓接管28.5℃,溫度正常;樹木距導線15米,凈空距離安全……”19日上午,位于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村附近的1000千伏瀟江線一座塔基下,國網湖南超高壓輸電公司二分部一班班長王動力操縱無人機高空巡檢特高壓線路。
1000千伏瀟江線是江西與湖南電網直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對湖南電網接受外電安全穩定輸送意義重大。
“剛剛查看的這個塔基是1000千伏瀟江線與±800千伏賓金線的交叉點,是湖南特高壓塔基的重中之重。”王動力介紹,巡檢一個月兩次,地面巡檢和無人機巡檢相結合,全力保障線路安全。
巡檢時,主要查看塔基周圍是否有水土流失,樹木的高度對線路是否有安全影響,線路和設備是否有損壞和安全隱患。
“我省輸電線路多在山區,無人機巡檢,大大減少了我們爬山的頻次,也能識別肉眼難以發現的問題。”王動力說,日前無人機就發現了100米高空的輸電線路上,間隔棒掉了一個僅有12毫米的螺帽。
據介紹,國網湖南電力建立了無人機自主巡檢+可視化巡檢+人工地面智能巡檢的立體協同巡檢體系,我省是國網系統內首個實現輸電全景監控地市級全覆蓋的省份。同時打造了輸電全景監控平臺,開創了“立體巡檢+集中監控”的新型輸電管控模式,實現輸電設備、人員、業務遠程全景實時可見可控。
立體巡檢,輸電設備隱患發現和管控效率提升約50%。今年,全省累計完成30萬余張無人機自主巡檢拍攝照片智能圖像識別,發現設備本體缺陷萬余條,較人工識別缺陷效率提升約40%,確保迎峰度夏期間線路安全可靠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