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3月16日消息(記者 王燕珍 通訊員 朱晨鵬 李明浩 易璐)3月16日,記者從海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獲悉,該總站“海港口岸監管無人機立體管控技戰法應用”項目獲評公安部、全國總工會組織的2021年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優秀獎。
據介紹,針對港口點多線長、封閉條件差、外海錨地遠、無邊檢巡邏艇等口岸監管難點,該總站聚焦海南自貿港建設形勢下口岸管理實際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以秀英港、馬村港口岸為試點部署啟用無人機監管系統,組建專門技術團隊,按照先行先試的思路,緊貼邊檢執勤執法需求,會同無人機公司針對性地進行了目標鎖定、定線巡航、人臉抓拍、監控平臺對接、電池續航等邊檢實戰功能的定制性開發,先后兩次對平臺進行優化升級,將無人機應用于港口口岸巡查、接送船、外海錨地監管、輔助人證對照、口岸突發事件處置、執法取證等港口執勤執法環節。
同時,針對系統試用初期全程手工操控,穩定性、精準性不高等影響實戰應用效果和普及性的問題,該總站通過系統平臺整合和功能應用開發,實現巡查后臺一鍵操作,無人機自動起飛巡查與回落;通過應用目標鎖定功能與電子圍欄等功能,做到鎖定目標伴飛接船送船;通過監控臺和自動抓拍技術,有效提升遠程人臉抓拍、人證對照的精準度,真正實現無人機操作人員“傻瓜式”操作。
“無人機的推廣應用,將有效解決港口口岸監管難、外海錨地有效監管手段缺乏、非法搭靠上下人員監控能力不足等問題。”據該總站信息科技處負責人介紹,經過5年來試點應用和升級改造,如今口岸監管已實現了船舶軌跡可巡、錨地船舶可視、口岸動態可知、突發事件可控的預期目標,基本形成了視頻監控、車輛巡查和無人機應用為一體的海、陸、空與點線面相結合港口立體化監管模式,該總站下步將在全省各海港口岸推廣無人機應用,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筑牢安全屏障。
據了解,自試點應用以來,無人機累計參與秀英港、馬村港執勤超過500個小時,參與接送船、海上巡查點名、口岸限定區域巡查超過800次,保障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安保、海南魚苗船勤務等重大安保勤務工作120余次,節省警力2300余人次,直接服務海南省魚苗出口,助力創匯8000余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