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大白’來了。”順著農場主羅威的指向,記者看見一架白色無人機在空中由遠及近,穩穩落在農場停車坪上。羅威把真空打包的土雞放入機艙,發送起飛指令,“大白”迅即升空,以每秒26米的速度飛赴順豐南康區無人機運營中心。
懷揣著對家鄉的熱愛,在非洲做翻譯多年的羅威回鄉創辦了春田農場。農場三面環山,養殖著7000余只喝山泉水、吃青草的土雞。無奈山路曲折,雨后泥濘,影響車輛進出,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場銷售一度萎縮,讓羅威和妻子鐘麗娟憂心忡忡。
去年上半年,在當地政府的牽頭下,春田農場得到順豐免費的無人機物流配送服務,寄土雞、雞蛋等農特產品不用再來回奔波。借助無人機這一“新農具”,春田農場的土雞僅15分鐘就能到達20多公里外的無人機運營中心,然后發往全國各地。
土雞出門坐飛機,還真是個新鮮事。鐘麗娟果斷參加當地電商培訓,在農場架起自拍桿,干起直播的“新農活”。農場的日常生活、無人機的運送過程、土雞的烹飪方法,在視頻中一一呈現,每天上午9時守候在直播間的粉絲越來越多。
“希望以這樣一種特別的推廣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綠色農產品和贛南的生態農業。”下午1時,一場3個多小時的直播結束,鐘麗娟不見疲倦,還興奮地向記者展示收獲的訂單。她說,無人機+直播電商為農產品插上了“翅膀”,3個多月來,她已在線上賣出土雞700多只。
作為返鄉創業“新農人”,羅威和鐘麗娟在鄉村振興舞臺上展示著80后青年的風采。一些做農業的朋友看到他們發布的視頻,也積極交流取經。羅威說:“我們會繼續努力,帶動鄉親們擁抱互聯網、用好高科技,讓更多優質贛南農產品‘飛’出大山,走上全國消費者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