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北京消防救援總隊全勤指揮部、房山、海淀、豐臺、大興、順義等消防救援支隊、燕山石化以及交通、環保、醫療、氣象等相關社會聯動單位共71輛消防車、350余名指戰員展開一次石油化工場所火災演練。
▲12月23日下午,北京消防救援總隊聯動各區消防救援支隊、相關社會聯動單位展開一次石油化工場所火災演練。
演練模擬某石化罐區突發火災事故,形成大面積流淌火,現場濃煙滾滾且有人員被困。消防機器人、無人機立體偵察、遙控水炮和高噴消防車一體化冷卻滅火設備等先進裝備大顯身手,與救援人員和傳統消防設備、車輛通力合作,將突發情況成功處置。
企業先“自救”,350名消防員趕赴現場
下午3點左右,“火情”出現,罐區內監控系統報警器集中報警,2名巡檢人員在巡檢時也發現此現象,1名員工隨即進行緊急處置,因吸入硫化氫氣體窒息暈倒,另一名員工迅速向控制室報告現場情況。
企業專職隊2名人員佩戴好個人防護裝備前往罐區,將被困人員救出,企業技術處置隊2名人員進入罐區關閥斷料,2人關閉雨排、2人開啟污排。控制室值班員隨即撥打119報警電話進行報警。
▲演練現場。
北京總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迅速響應,啟動石油化工滅火救援預案,調派房山、大興、豐臺、順義4支重型滅火編隊;海淀、朝陽、通州、昌平4支輕型滅火編隊和1個戰勤保障機動分隊,4支通信保障分隊,共6個舉高噴射單元、12個滅火冷卻單元、2個遠程供水單元、3支無人機編隊共12架無人機、71輛消防車、350余名指戰員趕赴現場。
“沖得上,救得下”,指揮部一聲總攻命下,現場共71輛消防救援車,350余名消防指戰員全部同時投入到戰斗中,利用2門大流量拖車炮、9臺消防機器人、6門舉高噴射臂頂炮、12門移動炮, 從事故罐西側、北側,全面推進,對著火罐發起總攻,形成內外夾擊之勢,全力滅火。
機器人、無人機大顯身手,在危險場所保護消防員
此外,機器人偵察小組和無人機偵察小組也有序開展偵察工作。機器人偵察小組由2臺消防機器人組成,它們具備有毒可燃氣體探測、溫度測量等功能,配備的履帶式行進系統能最大限度適應各類復雜地形,可進入高溫、有毒等場所設置陣地并縱向推進,最大遙控距離2公里,為初到場力量部署提供輔助決策依據。
6臺機器人代替消防人員進入罐區抵近作業,在著火罐東側防火堤處控制泡沫釋放,實施滅火作業,冷卻著火罐。為了防止火勢繼續蔓延,指揮部立即安排人員架設6門移動水炮,分別對鄰近罐進行冷卻降溫。
▲演練現場。
事故現場上空還有6架無人機在盤旋,每架無人機配備高清紅外熱感攝像頭,具備地形探測、視頻云推送功能,能在現場快速對地形進行三維建模,并能第一時間將態勢標繪圖推送至現場指揮部,為作戰行動消除地形盲點。記者了解到,目前無人機在滅火救援和搶險救援中愈加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能代替消防人員進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濃煙等危險事故現場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反饋,有效地解決消防人員在上述場所面臨的人身安全、數據信息采集不足等問題,現場指揮員可以根據其反饋結果,及時對災情做出科學判斷,對災害事故現場工作做出正確、合理的決策。
應急管理局協調各政府職能部門,調集醫療、環衛、森林、環境監測、氣象、交警等聯動力量;醫療部門組織急救力量到場實施醫療救護;環保部門利用環境檢測儀對現場環境實施監測,檢測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的含量;氣象部門對天氣情況進行監測預報,準確掌握風速、風向,及時警示惡劣天氣,為合理部署作戰方案提供有利保障;環衛部門攜帶灑水車隊保障整個救援過程水源充足。公安交警對事故周邊路段實施交通管制、人員疏散,指揮現場交通,保證救援車輛迅速有序到達現場。
▲演練現場。
經過奮戰,罐區罐頂火災被撲滅,現場已無明火,泄漏點被封堵,應急救援演練行動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