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以下簡稱“ISO”)牽頭啟動無人機相關技術標準編制,美團無人機作為中國國標委成員之一,重點負責全球無人機避障標準編制工作。據悉,該標準計劃在2-3年后正式發布,將填補無人機行業全球性安全和質量相關標準的空白,為相關標委、企業、研發機構等提供參考依據。作為該標準的參與方之一,美團將根據自身的城市低空物流網絡試運營經驗,為標準制定提供實踐依據。
▲ISO航空器和空間飛行器技術委員會無人機分委會官網
在近期召開的ISO航空器和空間飛行器技術委員會無人機分委會相關會議上,全球15個國家國標委討論決議,美團技術專家作為中國國標委代表與日方協作,重點負責全球無人機避障標準編制工作,助力加速城市物流無人機發展進程。ISO全球通用標準在各個行業具備極高權威度,應用范圍廣,參與主導該國際標準制定意味著中國無人機避障技術發展已經得到世界認可,占據競爭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在具體標準的制定上,中國將主導500米范圍以內無人機避障標準,而日方則主導500米范圍以外的標準制定。這一區分實質上體現了中國城市低空物流場景特點。中國物流無人機發展脫胎于中國城市,相較國外城市地廣人稀的飛行環境,中國無人機需要靈活穿越林立交錯的建筑群、密集的居民區,從技術研發階段開始就對安全避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是無人機城市運營的首要前提,城市里的建筑群和密集人流給無人機避障安全帶來諸多挑戰。也正是因如此,中方在主導城市低空無人機安全避障標準上具備天然的優勢。
▲中國城市物流無人機在樓宇間飛行
美團無人機自2017年起致力于城市末端即時配送場景,目前已在全球建筑密度最高、交通流量最大的城市之一深圳展開部分區域面向公眾的無人機常態化試運營,在真實配送場景中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儲備了較為扎實的城市無人機運營經驗。參與標準制定的美團無人機技術專家楊俊偉提到:“中國標準正在走向世界舞臺,在國際標準制定中越來越有發言權。過往的城市低空物流經驗將為無人機國際安全和質量標準制定提供實踐依據,讓中國標準引領全球無人機行業安全發展。”
▲美團無人機城市低空物流網絡
公開資料顯示,美團無人機通過飛行器、導航控制、AI算法、航線管理、通訊系統五大自研技術能力,適應社區、商場、寫字樓等多種場景,與騎手協同配送,為用戶提供3公里、15分鐘的標準配送服務。據悉,從2021年初在深圳常態化試運營至今,美團無人機已常態化試運營近1年,為深圳多個區域提供無人機即時配送服務,在抗疫期間為深圳南山區科技抗疫建立城市物資運送 “空中通道”,給隔離區居民配送緊急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