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植保無人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我國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采用植保無人機飛防這一新型高效的植保方式,進行規模化的統防統治,在實現病蟲害的高效防治、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效益。近年來,隨著全市種植業從業人員結構的變化和農藥減量政策的實施,無人機飛防服務已經成為赤峰市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全市植保無人機擁有量快速增長,作業量不斷增大,植保無人機飛防發展迅速。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赤峰市農用植保無人機數量達到800余架,作業量達到400萬畝次,分別比上一年度增長40%和100% 。
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業生產面臨的勞動力短缺、成本高昂問題日益凸顯,無人機統防統治飛防作業將成為種植業田間管理的新趨勢。無人機飛防不僅能把農民群眾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還能減少人工噴藥對人體的健康危害,有效降低對土壤的污染和農藥殘留,與傳統植保方式相比具有噴霧精準、高效環保、輕便智能、操作簡單、省時省力等優勢。通常無人機在專業飛手的操作下,每天可以飛防500——800畝農田,效率是人工的20多倍,防效好的同時省藥省水省人工,噴灑農藥與傳統人工噴施相比成本可以節省三成。
赤峰市是農牧業大市。據農情數據顯示,2020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2129.4萬畝,如此大的播種面積,全市每年光是農藥噴灑作業就需要耗費大批人力物力。隨著農業航空植保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無人機飛防植保和傳統植保相比的優勢,植保無人機飛防正在被全市越來越多的農民接受,應用無人機噴灑農藥能做到大量節省勞動力,節約農業投入成本,最終增加種植者的經濟效益,因此受到廣大農戶的歡迎。
作為精準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植保無人機擁有高效率、低成本、高精度和高環保等優勢,在短時期內集中快速精準施藥,有力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支持了“農藥零增長”目標的達成,將成為確保全市糧食豐收、農戶保產增收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