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近日稱,美國MQ-9A“死神”無人機在北極地區進行了飛行測試,為將來在該地區執行安全和監視任務鋪平了道路。
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發布的MQ-9A無人機試飛圖片
據美國《國防雜志》10月26日報道,這次無人機北極飛行測試在今年9月份進行。采用“大機翼”配置的MQ-9A無人機平臺連續飛行了43小時,首次成功飛過北緯78 度線。
通用原子公司發言人馬克布林克利稱,這不僅是有史以來MQ-9所完成的最遠航程之一,還展示了該無人機在北極地區執行安全和監視任務的新能力。
布林克利說,現在已經證明,該公司的無人機系統可以在北極地區的陸地和海洋上空運行,在此之前,在那里進行有效的指揮、控制以及(情報、監視和偵察)數據 傳輸是不可行的。
布林克利表示,由于衛星數據傳輸通道與地面控制站的通信不穩定,通常無人機在北極飛行很困難。在這種條件下,該公司使用一款L波段機載情報、監視和偵察 (LAISR)系統,該系統不受北極大氣的影響。
資料顯示,MQ-9“死神”是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研制的察打一體無人機,于2001年2月首飛,可在超過1.3萬米的高度飛行。該無人機可通過衛星遠程控制, 目前共生產了大約270架,目前在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土耳其等多國軍隊中服役。
據報道,北極地區的戰略意義對于五角大樓越來越重要。近年來美國在北極地區的活動越來越頻繁,美軍針對該地區的軍力部署也不斷強化。美國軍方消息稱,到2022年春季前,將有54架F-35戰機部署到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