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交通港航執法部門桐廬大隊的碼頭企業工作群里,執法人員忽然發布公告:碼頭,請做好作業人員安全帽配戴工作!碼頭,請做好作業人員救生衣和安全帽配戴工作!
原來,這是杭州交通港航執法部門桐廬大隊在嘗試進行無人機非現場執法,首次試航就成功發現兩起安全問題。據介紹,目前桐廬轄區視頻監控雖然能夠覆蓋全部航道水域,但港口碼頭陸域部分視頻監控覆蓋面不夠全面,無法進行精細化監管。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桐廬大隊集思廣益,創新非現場執法手段,采用無人機對碼頭陸域部分進行非現場監督。
經過執法人員認真謀劃,對飛行任務、飛行軌跡、飛行環境、飛行限制等多因素進行事先規劃后,選定了合理起降點,無人機開始對轄區分水江2處碼頭進行了高空俯視查看,重點檢查碼頭堆場覆蓋情況,港區人員安全帽佩戴情況,道路積水情況以及企業是否按照設計進行合理堆載。
本次嘗試性查看,取得了初步效果,發現港區人員未佩戴安全帽,堆場覆蓋不及時等問題。視頻取證后,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在工作群內進行了通報,在確鑿的證據面前,碼頭業主們第一時間和執法人員主動溝通詢問,承認管理不足,立即進行了整改,表態將加強對相關人員的管理教育。
“無人機在碼頭管理工作中的運用,有效彌補視頻監控的短板,能夠迅速鎖定目標問題,提升執法效能,有效打擊管理對象的僥幸心理。”杭州交通港航執法部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挖無人機非現場執法潛能,在航道巡查、應急演練、緊急救援等工作中進行探索,全面強化安全監管工作,不斷提升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