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27日起開始一路監測北遷象群,到6月13日,李鵬18天沒回單位了——如果沒特殊情況,他和同事還得繼續監測下去。
28歲的李鵬是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信息通信處工作人員,老家在湖南益陽,他個子不高,身體壯實,是這次監測象群的無人機操控手之一。
小象因為腿短跨不過水溝,大象用頭把顫顫巍巍的它頂上岸;睡覺時,3頭大象將1頭小象緊緊護在中間,醒來后,小象發現自己被卡在里面動彈不得,幾次起身都沒成功……這幾天,網絡上刷屏的北遷象群“網紅照”就出自李鵬和他的同事之手。
李鵬已有好幾年的無人機操控經歷。
“2017年之前,只是喜歡無人機,技術不熟練。當年,總隊安排我和7名同事前往吉林參與無人機和無線電操作培訓,技術提升不少。”李鵬說。
學成歸來后,李鵬將所學多用在火場勘察上。“相比監測象群,火場勘察技術含量要高很多,無人機不能飛在火場正上方,必須飛在上風口,不然就有墜機風險?!彼f。
因飛行技術過硬,參與過五六十次火場勘察的李鵬沒發生過無人機墜機等意外情況。
與亞洲象產生聯系,是在今年5月27日。當天,北遷亞洲象群進入玉溪峨山縣城,接到任務的李鵬和同事立即趕到當地,對象群進行實時監測,為北遷亞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級指揮部提供重要決策依據。
監測畫面里,北遷象群在峨山縣城排成一排,漫步在大街上東張西望??粗瓷先ズ堋懊取钡拇笙?,李鵬的同事無暇欣賞。
近段時間,北遷象群經過地方雨水多,李鵬和同事有時不得不終止監測,待雨晴后再繼續監測。他記得,6月2日,象群活動到玉溪市紅塔區新寨村,因當地雷雨天氣不斷,監測被迫終止。第二天一大早,雨停了,李鵬和同事再次啟動無人機,終于在飛行5個小時、耗費7組電池后找到象群。
無人機起飛降落需要在相對空曠平坦的地帶,找尋起飛區域的過程中,險情會不期而遇。尤其是夜間跟蹤監測,得做好與象群正面接觸的準備。
5月底的一天凌晨3點左右,李鵬和同事準備到一老鄉家二樓起飛無人機,車剛停下,一行人準備拿設備,這時,一只象出現在李鵬前面不到10米的地方,他和同事迅速熄火關燈,緩緩移動至老鄉家二樓,待大象走遠后才開始監測。
要說監測象群有何注意事項,李鵬說,為不打擾象群休息,他們盡量把無人機調到兩三百米的高度,遠遠地觀察守護它們。
連續18天監測象群,辛苦在所難免?!捌鸪跷覀兪莾蓚€機組輪班監測,每個機組工作每天工作12小時,最近增加到5個機組,相對輕松了些。”李鵬說。
大伙齊心護象,防止人象沖突;大象幫小象跨跨水溝……這段時間,讓李鵬感觸頗深的記憶不少。隨著監測持續進行,這樣的記憶還會疊加。
據云南北遷亞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級指揮部13日晚間消息,自6月12日17時30分至6月13日18時,象群持續在玉溪市易門縣十街鄉小范圍迂回活動。獨象離群8天,位于象群東北方向,持續在昆明市晉寧區夕陽鄉活動,距離約16公里。人象平安。
消息里的關鍵信息,和李鵬等人的監測不無關系?!爸灰行枰?,我們會繼續監測下去,確保人象平安?!彼詈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