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郭宸
【從業者說】
無人機裝調檢修工熊文堅:“在林業、農業、物流等領域,無人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作業中去。隨著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客戶對無人機的需求更加多樣和具體,未來無人機裝調檢修行業的前景也將更加廣闊。”
【探訪新職業】
安裝電池、打開電源、設定時間、按動開關,在熊文堅的操縱下,無人機底部,一塊有146個小圓孔的亞克力轉盤開始了自動旋轉。
“這是我琢磨出來的最新無人機載荷,每轉一次,就會拋下一個試管,一只天敵就會被釋放到樹林中防治病蟲害。”9月初,在湖南省天敵繁育中心,熊文堅為記者講述無人機裝調檢修工的工作故事。
近年來,民用無人機發展迅速,物流運輸、地圖測繪、農藥噴灑等工作中,無人機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何使無人機適配不同的工作場景,并做好應用過程中的維護?無人機裝調檢修工應運而生,該職業主要對無人機進行配件選型、裝配、調試、檢修與維護。
2020年,人社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新職業信息,“無人機裝調檢修工”正式成為一門被國家承認的新職業。
熊文堅所在的湖南林科達農林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為林業行業提供無人機服務支持。該公司的無人機事業部中,有15名平均年齡在28歲左右的成員。
“林業領域的無人機主要包括植保、運載等功能,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作業需求,為無人機選配合適的任務載荷。”熊文堅向記者介紹,林業無人機的載荷五花八門,除藥劑噴灑裝置外,還有藥劑加注、粉劑攪拌等裝置,也會使用到搭載昆蟲天敵的專用拋投器。
無人機廠家并不負責生產這些專業的載荷,很多時候,熊文堅都需要根據用戶需求,制作任務裝置。
“像這塊轉盤,我就要自己畫圖紙進行設計。”指著面前的無人機,熊文堅說。第一版轉盤制作完成后,因尺寸過小,無法安裝在無人機上;第二版則因為結構不穩定,影響了無人機的飛行。前前后后調整了20多天,熊文堅才最終完成了轉盤的制作。“現在旋轉的角度還需要再調整,每次轉動的角度還不完全一樣,有些不穩定。”
熊文堅說,任務載荷的設計離不開對無人機深入的了解。和一般的功能器械不同,無人機載荷除了滿足任務需要,還要照顧無人機的飛行需求,適應空中作業的特點。
無人機的飛行原理,對熊文堅來說,已是再熟悉不過。2013年前后,民用旋翼無人機走入大眾視野,接觸固定翼航模多年的熊文堅懷著好奇,成為了一名旋翼無人機飛手。飛行過程中,無人機免不了出現事故,也就是業內所說的“炸機”。在一次次維修的過程中,熊文堅逐漸掌握了無人機維修的經驗和技術,槳葉的更換、電路的連接,在他手中逐漸熟練。
加入林科達后,熊文堅發現,單純的無人機駕駛已經無法勝任更為具體的植保任務,無人機需要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做出相應的改裝。于是,玩航模時的經驗派上了用場。畫圖紙、做零件、連電路……他開始鉆研起對無人機的改裝。
有時改裝完成后,熊文堅和同事們會到現場支持作業。“對于植保無人機來說,磕磕碰碰很正常。一點小的損傷如果返廠修理,路上來回好幾天,任務的黃金時間就耽誤了。”無人機出現故障時,熊文堅在現場直接修理,電機壞了換電機,碳管壞了換碳管。不出兩個小時,無人機便又能重新起飛,繼續作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曾經,林業工作人員覺得傳統的人工作業質量更好。但隨著我們對無人機功能的完善,越來越多的無人機參與到植保工作中來。”從業9年,熊文堅樂此不疲,“在各個地方執行任務,可以‘玩’各種無人機,還可以收獲不同的風景,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