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站5日報道,美國空軍首次成功利用人工智能(AI)程序駕駛無人機進行了3小時的試飛。美軍強調,該測試的成功為美國空軍未來利用AI控制無人僚機執行空戰或對地作戰任務成為可能。
報道稱,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近日宣布,在一架F-15E戰斗機的伴飛下,由AI程序控制的XQ-58A“女武神”無人戰斗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埃格林測試和訓練場成功進行了試飛。此次試飛是美空軍“天空博格”計劃歷經兩年研究的成果,負責實施該計劃的是該實驗室與空軍武器壽命周期管理中心合作的一個專門研究無人駕駛戰斗機的團隊。該團隊為此次飛行創建的算法,先后花費了數百萬小時方才成熟。美國空軍人工智能測試與操作部門負責人塔克·漢密爾頓說:“這次試飛標志著人工智能代替駕駛員執行現代空對空和空對地任務成為可能,這些技術可以立即應用于協同作戰飛機(CCA)計劃。”
美國空軍發言人向“福克斯”網站證實稱,此次測試被視為朝著建立CCA系統的目標邁出的關鍵一步。CCA的目標是開發自主AI和機器學習驅動的無人機,它可以與人類飛行員一起飛行,并幫助人類飛行員更快地作出作戰決策。今年3月,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透露,CCA投入使用后,未來美國空軍的主力戰斗機將由200架下一代戰斗機、300架F-35A戰斗機和“至少1000架CCA”組成。屆時每架有人駕駛戰斗機都將獲得兩架CCA的空中支援。
美國空軍發言人還表示,CCA計劃仍在開發中,目前尚不清楚AI管理的無人機在與人類飛行員一起執行任務時扮演什么角色。他透露,CCA的目標是讓AI系統在任務期間承擔更多的常規事務和數據處理任務,讓飛行員有更多的時間專注于任務的關鍵方面。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負責人斯科特·凱恩特意強調說:“AI將是未來作戰的關鍵因素,它決定了我們了解戰場情況和作出決策的速度。AI、自主作戰和人機合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我們需要與政府、學術界和行業伙伴共同努力,才能跟上這一發展速度。”(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