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近期,一段“大疆與印度政府的商業糾紛”的網傳內容引發了業內的熱議。該網傳內容聲稱印度軍方向大疆投以巨額訂單,大疆方面則以“印度市場風險太大”而拒絕,相關內容引發關注。大疆公司7月26日在回應《環球時報》記者問詢時表示,相關網傳內容嚴重失實,大疆公司并未收到印度方面的訂單邀約,更不會出口無人機用于軍事用途。
在互聯網上流傳的文章稱,“根據所謂的印度斯坦時報的報道以及業內人士透露的信息,印度軍方近日向大疆下了價值約1.35億人民幣的訂單,但提出了付款25%的定金就先拿貨的要求”。大疆方面則認為“印度市場風險較高,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都不太穩定,印度商業法律相對滯后,商業欺詐問題比較普遍”,于是以“印度市場風險太大”為由拒絕。該網傳內容引發關注,甚至將大疆這一舉動與中資企業在印度市場遭遇的不公待遇“掛鉤”,認為這是中資企業避免“印度市場套路”以及“給印度市場立規矩”的又一舉措。
大疆7月26日在回應《環球時報》記者問詢時表示,相關信息嚴重不實,大疆方面并沒有收到此筆訂單的任何接洽或溝通,也不存在所謂的以“印度市場風險太大”為由而拒絕。大疆也一直專注在民用無人機領域,始終反對其產品的軍事化用途,如果有任何訂單被識別來自印度國防部或軍方,有可能用作軍事用途,大疆也會拒絕交易。
一位知情人士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稱,從政策層面而言,印度政府為扶持本土的無人機產業,已出臺相關“保護性”政策禁止進口民用級無人機產品。
據印度媒體此前公開報道,印度政府于2022年2月9日出臺相關政策宣布禁止進口無人機,印度外貿總局(DGFT)在一份官方聲明中表示,將禁止進口整機(CBU)、全散件組裝(CKD)和半散件組裝(SKD)形式的無人機,但出于科研、國防和安全目的情況除外。而基于這些目的進口無人機也需要印度政府的批準。在官方聲明中印度外貿總局還表示,印度政府此舉的目的是推廣“印度制造”的無人機。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真如網傳內容所言,這筆訂單是來自印度軍方,用作軍事用途,大疆方面一定會表示拒絕,而不是以所謂的以“印度市場風險太大”為由而拒絕。此前大疆已多次發表官方聲明,大疆從未設計或制造過軍事級別的無人機設備。在全世界范圍內,也不會推銷或銷售相關產品用于軍事活動。大疆也在采取積極措施,努力使自身的無人機不被改裝為武器,也不會為被認定用于軍事目的的產品提供售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