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網站7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無人機無可替代(這是個問題) 每當你聽到無人機的嗡嗡聲,無論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能從中聽到中國制造的聲音。大疆已成為民用無人機行業的壓倒性市場領軍者,為地球上70%以上的無人機用戶提供大量優質、便宜且設計精美的“小型飛行機器人”。
目前,許多美國聯邦和州立法者都在出臺有關立法,以打壓大多數無人機項目使用的大疆無人機。從搜救到農業和科研,美國各領域的無人機操作員都感到緊張不安,痛苦地意識到缺乏像中國產品那樣質優價廉的替代品。
不妨以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應急管理和國土安全項目與災害風險政策中心主任戴夫·梅里克為例,多年來他培訓了數百名學生在災情期間使用無人機繪制地圖。這個測繪團隊不斷協助救災人員開展工作。但如今,由于該州政府近來采取的行動,這個以中國產品為主的無人機機隊基本處于停飛狀態,他設法購買的該州批準的無人機根本沒(中國無人機)那么好,“我們已目睹較小的州機構和財政緊張的縣完全棄用(無人機)。他們買不起任何合法產品。”他正為未來擔心,因為又一個颶風季即將來臨。
與對其他中國技術一樣,美國對大疆無人機的敵意已持續很長時間。美國防部在2020年發布一份美歐無人機制造商即“藍色無人機”名單,但許多政府無人機用戶都抱怨這些獲批的無人機成本遠高于中國產品,不但功能更少而且仍含有中國制造的零部件。普遍禁止大疆或中國的其他無人機導致一個大問題。這不像從三星手機轉向使用蘋果手機,或將可口可樂換成百事可樂,因為根本沒有可與中國產品媲美的美歐替代品。
過去十年來,質優價廉的無人機改變世界。得益于這些“小型飛行機器人”,人們不再需要巨額預算和高度專業化的航空技術,就能從空中探索世界,中國制造的無人機在迎接這個空中思維新時期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者費恩·格林伍德,丁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