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有關無人機的話題頻頻見諸媒體,成為國際輿論場上的焦點。作為信息化作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見,無人機將在未來戰場執行比有人機更多類型、更高強度的任務,成為戰場“多面手”,甚至可能徹底改變戰場博弈方式,全方位影響人類戰爭。
發展迅猛,多國爭相研發部署
從敘利亞戰爭到納卡沖突,無人機在本世紀以來的局部戰爭和地區沖突中屢建奇功,極大調動了各國對于發展無人機力量的積極性。無人機力量異軍突起、迅速成長。
近年來,一些國家陸續成立國家級、軍隊級專業化職能部門,統一規劃、聚力推進無人機力量發展。為充分利用前沿軍事科技維護霸權,美軍明確無人機研發由國防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總體負責,由國防部副部長辦公室下屬的無人機計劃特別工作小組,對無人機技術研發實施歸口管理。早在2012年,俄羅斯就成立了國家研發無人系統測試中心,大力推動包括無人機在內的無人作戰系統發展。不久前,韓國國防部公布了《無人機作戰司令部令》修訂案,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成立無人機作戰司令部,意在從軍隊決策層面設計規劃無人機力量發展運用。
隨著無人機作為戰場“多面手”作用日益凸顯,各國紛紛緊鑼密鼓組建自己的無人機部(分)隊。2021年,俄羅斯完成所有空降部隊無人機分隊的組建,每個空降師和空降旅成立偵察無人機連或排。2022年,伊朗海軍宣布成立首個無人機師,成為全球首支師級規模無人機部隊。西班牙國防部計劃今年投資組建首支無人機部隊,使其成為能夠在陸海空三種場景下部署和運用的專業化作戰和訓練部隊。
各軍事強國瞄準無人機技術、裝備,加大研發力度。除美國早早涉足外,俄羅斯、英國、法國、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印度等國無人機技術也發展迅猛,一家獨大正向“百花齊放”轉變。土耳其TB-2察打一體無人機已成明星,TB-3艦載無人機正在研制,“紅蘋果”新型隱身無人機即將首飛,全球首艘無人機航母也已正式服役。俄羅斯“獵戶座”察打一體無人機在敘利亞和烏克蘭戰場多有戰績,“獵人”重型隱身無人攻擊機已完成首飛、與有人機聯合飛行、發射導彈等測試。伊朗“沙赫德-136”“沙赫德-129”無人機,因戰場表現優異而名聲在外。
此外,輕型民用無人機憑借價格便宜、獲取門檻低、尺寸小易攜帶、使用方便等諸多特點,進入軍用行列的步伐不斷加快。
廣泛運用,發揮多種作戰效能
從越南戰爭開始,無人機憑借其諸多優勢在戰場上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承擔越來越復雜的作戰任務,戰場“多面手”作用日益凸顯。
偵察監視為主,火力引導顯威力。戰前,一般先使用大中型偵察無人機實施遠距離偵察,監視對手動向和作戰布勢;戰中,地面部隊多使用小型偵察無人機,主要擔負戰術偵察、炮兵校射和毀傷評估等任務。在近年來的戰爭和地區軍事沖突中,地面步兵、炮兵、裝甲兵和空降兵部隊時常運用小型偵察無人機,對對手指揮所、裝甲目標和人員集結區等地面目標進行戰術偵察,發現目標后立即引導多管火箭系統等地面炮火,快速實施火力校射和毀傷評估,戰果斐然。
察打時敏目標,打擊鏈條縮短。自美軍在阿富汗戰場上首次運用“捕食者”無人機攜帶武器實施精確打擊后,各國紛紛追求發展和運用察打一體無人機,快速發現和清除戰場時敏目標,將打擊鏈周期縮短至分鐘級。從近年來的軍事沖突中可以看到,作戰雙方在戰場上頻繁出動察打一體無人機,針對對方指揮所、裝甲車、火箭炮、地空導彈車、地面工事、彈藥庫以及后勤補給車隊、作戰人員集結處等高價值或高威脅軍事目標,實施快偵快打,給對方造成重大損失。
小型機“打游擊”,隱蔽突襲戰果多。小型無人機運輸方便、使用靈活、難以發現,適合實施隱蔽突然的“游擊戰”。觀察近年來的軍事沖突不難發現這樣的情況,當大中型無人機損失較多時,大量自殺式無人機、改裝多旋翼無人機被投入戰場,對對手防空系統、火箭炮、輕型裝甲車、作戰人員等非堅固目標進行突然攻擊,取得較多戰果。
電子戰巧運用,干擾威懾效果好。在具體軍事實踐中,安裝電子戰系統的新型無人機,對對手不同波段的無線電通信、指揮控制中心、無人機數據控制和傳輸通道等進行電磁偵察、干擾和壓制。有時還會冒充臨時虛擬基站,通過手機短信等形式多波次向對手發送勸降信息,對其作戰人員施加心理壓力,瓦解其戰斗意志。
喜憂參半,全面影響未來戰爭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無人機亦是如此。對于人類來講,無人機的發展與運用是把“雙刃劍”,將對未來戰爭產生全方位影響。
空間領域不斷拓展。無人機能夠長時間、高強度執行高危任務,可抵達太空、深海、高寒、核生化污染等人類受限區域,極大拓展了使用空間和戰場空間,使未來戰爭向全域多維方向發展延伸。同時,隨著系統智能化、自主化水平不斷提升,無人機能夠高度自主完成復雜任務,這將極大考驗戰爭雙方的人工智能發展水平。
作戰樣式推陳出新。2019年沙特石油設施、2022年烏克蘭基礎設施都有被自殺式無人機集群突擊而受到重創的經歷。無人機蜂群作戰、察打一體作戰,已經成為重要的空中作戰樣式。其中,運用大量小型廉價智能化無人機,以蜂群協作方式實施偵察、突防、攻擊行動,對手防空系統難以有效應對,給傳統作戰方式帶來顛覆性影響與改變,這或將成為未來強對抗作戰中最有效、最致命的手段。
戰爭倫理遭受挑戰。近期戰場上常出現地面受傷人員被頭頂無人機無情“追殺”的場面,值得反思。無人機是被遙控的機器,操控人員會因遠離交戰前線而降低對戰爭殘酷性的感知度,導致武力的過度、隨意使用。同時,無人機系統自主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存在超出人類規則設置與控制的極大風險,或者由于技術故障等原因,難以準確識別戰場人員的真正身份和意圖,可能造成誤傷誤殺。
此外,無人機正吸引那些負擔不起昂貴有人作戰飛機的國家和地區購買使用,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的武裝沖突就是典型例子。未來戰爭中,小型無人機特別是自殺式無人機、蜂群無人機的破壞威力與影響程度不容小覷,或將發展成為極具破壞力的空天安全威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