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無人機頻道 記者 趙汗青】盧旺達《新時代報》(The New Times)稱,盧旺達是非洲首個全面使用無人機技術來抗擊瘧疾的國家。
據稱,2019年,該國政府就與當地一家無人機解決方案公司合作,用創新的方法,來應對蚊蟲叮咬和農業灌溉導致的瘧疾病例增加。該公司的CEO埃里克·魯塔伊希爾(Eric Rutayisire)說,他們與盧旺達生物醫學中心(RBC)合作,制定了一項協議,研究用無人機和先進的3D地理數據作為應對瘧疾的工具。
而盧旺達生物醫學中心主任薩賓·恩桑齊馬納(sabin nsanzimana)博士稱贊說,2020年進行的試點項目表明,使用無人機抗擊瘧疾是有效、高效且容易的。他還說,盧旺達每年報告370萬例瘧疾病例,顯然需要不同的創新和技術來應對。
報道稱,試點項目的成功,讓該計劃的應用范圍在2023年進一步擴展。現在,無人機被用來繪制蚊子繁殖地的地圖,以提高干預的針對性,然后再用無人機在這里噴灑殺蟲劑。無人機還被用來進行社區動員,裝有喊話器的無人機可以廣播應對措施等信息。
報道還提到,在2020年時,無人機消殺已經產生了重大影響。根據盧旺達生物醫學中心的報告,一個試點地區在8個月內瘧疾病例數減少了90.6%,即從12041例減少到1129例。基層醫護人員賈斯汀·烏溫根尼(Justine Uwingeneye)也說,她過去每天至少照顧5名兒童,其中3人患有瘧疾,而在無人機干預后情況不再如此。
據稱,用無人機對抗瘧疾,不但有助于公共衛生,也有助于經濟,因為這可以讓人們的工作時間增加3小時。這一方法也被推廣到其它面臨瘧疾難題的國家,例如科特迪瓦就在部署無人機,助力6個地區對抗瘧疾,影響50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