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
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地震發生后,來自成都高新區的縱橫股份、攜恩科技、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等企業派出一架架不同型號、不同功能的無人機“飛”往地震災區。這支由成都高新區企業所組成的無人機小分隊抵達現場后,立即協助相關部門開展了震后救援、應急通信保障等工作。
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
兵分四路,協助打造地空立體覆蓋式災區通信保障
地震發生后,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聯合四川公司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派出30人應急通信保障團隊,攜帶各型號無人機6架,兵分四路馳援災區。
保障團隊第一時間駐扎“翼龍無人機”全球指揮中心,協助開展“翼龍II無人機”應急通信保障工作。同時,派遣應急聯絡員,駐扎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協助開展一線保障指揮聯絡工作;派遣偵查測繪保障人員,克服重重困難抵達災區,為災區提供偵查測繪作業支援;派遣應急通信保障人員,攜帶系留式無人機、中型無人機前往災區,協助打造地空立體覆蓋式災區通信保障。
縱橫股份:
配合多部門開展測繪、監控、通訊保障等工作
縱橫股份也時刻關注著瀘定縣的地震災情,震后第一時間與四川省公安廳、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國家電網四川電力公司、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甘孜州公安局、甘孜州應急局等相關部門分別取得了聯系。
根據專業團隊人員和飛行基地情況,縱橫股份火速從成都、綿陽等城市調集8位工作人員,形成了3個救援小組,攜帶3架無人機系統,9月5日晚上8點從成都出發,并于次日凌晨1點到達前線。
據悉,縱橫股份派出了一架縱橫大鵬CW-40無人機,兩架縱橫大鵬CW-15無人機,可配合應急、通訊、電力等部門,開展測繪類、監控類、通訊保障類救援工作。
其中,CW-15無人機續航時間180分鐘,續航里程180千米,最高起降海拔大于4500米,實用升限大于6500米。集成前視、下視毫米波雷達,雙目視覺避障系統,同時依靠多冗余傳感器設計、加熱排水型空速管、智能電池低溫自加熱等技術,能保障無人機在小雨、低溫等復雜情況下安全飛行。
根據安排,一架CW-15無人機搭載相機,可快速獲取受災區域的高清數字影像,拼接出正射影像圖,及時了解全局情況;另外一架CW-15無人機搭載光電吊艙設備,實時獲取受災區域視頻影像資料,通過視頻中的經緯度坐標,精準對目標物進行定位。
CW-40無人機采用國產四沖程電噴發動機、北斗差分GPS導航系統、國產自主知識產權航電系統,最大載重10千克,最大續航時間10小時,數據傳輸進行加密處理。搭載通訊設備,高效、長時間進行通訊保障。
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可在“斷路、斷電、斷網”等極端災害條件下完成現場探查
在成都高新區企業所派遣的無人機中,“翼龍”-2H無人機可搭建空中應急通信網絡,實時將現場災情畫面回傳,輔助指揮中心調度,為救援團隊集結及施救提供強有力保障。
“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系統是由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翼龍”-2無人機系統基礎上,針對災害探查、應急通信保障、應急投送等任務研制的大型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系統。
該無人機系統具有航程遠、留空時間長、承載能力大、環境適應性強等特點,可在“斷路、斷電、斷網”等極端災害條件下,完成多譜段災害現場探查;公/專網應急組網通信、應急物資投送等任務,并融入應急指揮體系。
實時傳輸圖像,輔助指揮部判斷受災及次生災害情況
地震發生后,沃飛長空也第一時間響應應急部門,組建突發救援團隊,與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會合趕往一線。9月6日凌晨2時21分,救援團隊到達瀘定縣磨西鎮。
6日早上6時55分,沃飛長空救援隊與甘孜特警支隊會合,開展救援任務。傲勢XC-25雙頭龍無人機在空中巡航45.6公里,獲取蔡陽村及落尾壩沿線的道路、建筑損毀情況,并將圖像實時傳輸到指揮中心大屏,輔助判斷受災情況及周邊次生災害情況。隨后,沃飛長空救援隊又趕往鎮外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進行勘察工作。
應急救援保障隊可通過巡查無人機向被困群眾喊話
地震發生后,通往震區途中隨處可見滾石滑落,并伴有余震風險,交通、電力中斷,通信出現故障,給災情偵查和救援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為配合抗震救災工作高效穩定開展,及時偵查并發回震區情況,地震發生后第一時間,攜恩科技雅安分公司立即派出第一批應急救援保障隊,隨雅安公安前往震區現場,利用無人機對災區進行大范圍快速巡查,并通過實時影像回傳,將受災情況及時、全面地反饋給救援指揮部,為其進行災情研判、部署開展救援工作提供信息和數據支撐。
9月5日晚,攜恩科技派出第二批應急救援保障隊連夜趕赴震區,并于9月6日一早抵達受災現場,利用無人機搭載可見光+熱成像鏡頭持續開展災情偵查和應急救援協助工作。
據介紹,在無人機巡查過程中,如遇被困群眾,應急救援保障隊會將被困人員的精確位置發回給指揮中心,引導救援人員開展相關救援工作。此外,為支持救災工作的持續、穩定開展,攜恩科技應急救援保障隊還同時為應急救援視頻會議提供保障工作。
攜恩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抗震救災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攜恩科技應急救援保障隊將配合相關部門繼續留守災區,時刻準備應急響應,利用無人機技術為抗震救災工作保駕護航。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圖據成都高新區